今年的郑开马拉松盛况空前记者许俊文摄影
记者王小娟王玮皓实习生徐浩达
核心提示|为了在著名的郑开大道上体验郑开马拉松的全程项目,来自青岛的跑友何毅早早就托郑州的朋友帮忙报名,“早就听说郑开马拉松很火,生怕报不上,就找了这边的熟人帮忙。”
最终,何毅没有失望,他在顺利跑完全程之后还顺便游览了开封的龙亭公园,品尝了传说中的小笼包,因为郑开马拉松的终点就设在龙亭门前。这也意味着,在这一天,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跑友,都有机会到七朝古都开封的传世瑰宝——龙亭里一饱眼福。
曾经
国际赛事缘自网友“突发奇想”
2006年8月6日,一个“关于举办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倡议”的帖子引起了开封和郑州两地人民的广泛关注。头一天,沿着郑开大道路线徒步行走的网友“半月大哥”和“随风缘”把这一“突发奇想”倡议在大河论坛上发出来,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发热议。紧接着,各大媒体积极介入其中,以期促成这一设想。在郑、汴两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各路媒体的共同推动下,万人签名、两地政府提交支持函、筹委会成立……万事俱备,只待国家体育总局的批复。
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和期待,2007年2月15日,终于传来了令郑、汴两地市民欣喜的消息:郑汴国际马拉松赛获准举办。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在批复函中表示:“经研究并报请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同意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和开封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5月6日在郑州市和开封市共同举办中国郑汴国际马拉松赛。”一个是七朝古都,一个是商都故址,郑汴国际马拉松赛成为全球唯一连接两大古城的国际马拉松赛事。
8年过去了,这个最初由民间倡议发起、政府推动组织的大型体育赛事,最终的福泽又回馈到老百姓的身上。经过8年的风雨历程,赛事执委会主任刘斌感慨万千,他昨日告诉记者:“我们就是要营造一种城市气氛,每到新一年的春天,大家总会想起来,今年的马拉松该跑啦,我们准备准备出发吧!”今年的小马赛场,有3.1万名普通的百姓跑友,他们大多以家庭或者团队的形式出现,带着共同的梦想和期许,在每天生活的城市留下自己的痕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奔跑向前,这种强烈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是如今高速发展中的郑州、开封需要的一种凝聚的、向上的正能量。”
如今 郑开马拉松吸引世人目光
“在郑州和开封两座古城之间进行马拉松比赛非常有意义,这两座具有古都气质的城市令我印象深刻。”昨日跑完2014郑开国际马拉松全程比赛后,何毅告诉记者。而一位在法国里昂工作的河南妹子July则在朋友圈里说:“以后来国外找工作一定记得把家乡郑州的著名赛事马拉松写上,很多老外认这个,他们或许不知道郑州,但只要说有马拉松,他们就会认为是很有文化的地方!”
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从200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第一届5600人,第二届8700人,第三届1.6万人,第四届2万人,第五届2.6万人,第六届3.6万人,第七届3.9万人,今年4.7万人。从这一串数字可以看出,每年一个台阶,郑开马拉松在稳步攀升。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马拉松赛事在内地城市的举办日益增多。同时,由于中国马拉松赛事组织水平的提高以及赛事级别的提升,在内地举办的郑开马拉松等赛事已吸引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日本等长跑强国的参与,由此也推动了中国马拉松选手能力的提高。
影响
超越竞赛本身,跑出世界知名度
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中国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杜兆才曾对记者表示,中国马拉松赛事的特点主要包括:跑出特色,马拉松精神与城市发展特色相互融合;跑出健康,马拉松赛事成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载体和实施平台;跑出精彩,规范的赛事组织促进了马拉松运动持续、健康的发展;跑出幸福,马拉松赛事超越了竞赛本身的范畴,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跑出效益,马拉松赛事带动了举办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近几年来,中国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城市约有30座,举办地也正由北京、上海、厦门等大城市向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中西部内陆欠发达城市延伸。马拉松赛的“名片效应”使内地城市展示自我的步伐逐渐加快,同时,也开启了当地民众与世界对话的“窗口”。担任此次全程马拉松赛事的志愿者、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大二学生小林告诉记者,郑州地处内陆,平时在学校里和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这次可以在郑开马拉松赛事中和众多外国人交谈,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外语对话能力,“今天我的口语水平可提高了不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