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频道 > 资讯 > 社会

8旬老船工下水救27人 56年前曾拿渡黄河冠军

河南热线 时间:2014-04-19 11:15:08

来源:河南商报
阅读:

他是村里最后的船工,水性奇好,56年前曾拿过河南省横渡黄河的冠军

从十几岁起,他见人落水就要救 如今,获救者带着孙子来看望他

河南商报记者 王杰/文 侯建勋/图

程安仁78岁了,正被风湿病困扰着,需要斜着身子、跛着左脚走路。河南商报记者来访,老人立即直起腰板,加快步子,努力表现得自然些。他不想让别人觉得他“老”了,要知道,56年前,他可是河南省横渡黄河的冠军。

这两日,老人高兴得很,因为44年前他救的落水少年喜娃要来家里,喜娃还给了他一个惊喜:带着小孙子来感恩。他说,这一生,注定要这样度过:离不开水,见人落水就得救。至今,他记得姓名的被救者,就有27个。

人物

下水救人的老船工

救喜娃,完全是个偶然。

洛阳偃师石家庄村濒临洛河,旧时村口有个热闹的渡口,名叫“巩洛渡”,村里男人们多以跑船、修船为生。出生于此的程安仁水性奇好,15岁就跟着大人们各地跑船。

1970年初夏,程安仁正在山西新绛县南关渡口干活,不远处几个孩子在河边戏水,其中就包括那个住在屋后温家的孩子——温福喜,如今改名温福希,但老人还是喜欢喊他喜娃。

不知过了多久,程安仁听到了孩子们的呼救声,没来得及脱衣服就跳进水里,把喜娃给拎了出来。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洛河开始逐渐停航,渡口荒废了,石家庄村的船工只能另谋出路。如今,村里还在世的船工已不多了,程安仁就是其中之一。他从1975年开始就转行做起了建筑工人,但一直到65岁,他还下水救人。

感激

如果不是叔 哪有这一家

4月16日中午,程安仁拉着4岁的世博走在大街上,后面跟着孩子的爷爷奶奶——温福希夫妻俩。

“等到我有了孩子、孙子,才明白程叔对我的意义,如果不是叔,哪有这一家啊!”温福希说,当时他年纪小,对报恩没什么概念,现在可不能装作啥都不懂了。“咋说也得走一遭,孩子们都忙,就专门把孙子带过来,我父母都去世了,现在加上程叔也算是四世同堂。”

当年,因为程安仁四处跑船,喜娃长大后已经找不到他了。直到1993年,新绛另一位被救的王培健(音)辗转找到了老人,程安仁回到新绛见了几位故人,温福希才知道恩人是洛阳偃师石家庄村人。

程安仁还留着当时喜娃母亲给他做的布鞋,他舍不得穿,如今老大姐不在了,他时不时把鞋拿出来看看,“算是个念想”。

讲述

物质报答 他几乎都拒绝了

获救者中年龄最大的,要数已90岁高龄的程永臣。程安仁13岁那年夏季的一天,他在洛河洗澡,救起了落水的程永臣。因为落水者力气大,程安仁两次靠近都没成功,挣扎中,他的右膝盖被石头割开了一道一寸多长的口子。

但除了那双布鞋,程安仁收到最贵重的礼物,是老大姐听到儿子被救的消息后做的一件事儿:那时程安仁离开了南关渡口,到2.5公里外的三林镇干活。老大姐知道程安仁爱吃炒玉米,就在玉米成熟季节,专门炒了一小袋送到工地。

程安仁把这些当作农村人朴实的表达。但对于更多物质的报答,他一概拒绝。

就如王培健,当时是新绛劳动局的一位干部,因在汾河游泳,被卷到了河中央。当时正值涨水期,水势凶猛,上千人聚集岸边,却没人敢下水。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句:“河南人程安仁快救人!”

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喊着同样的话,两个同乡拉住了程安仁,“我是家里独子,他们怕我出意外。但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救人要紧。”

事后,王培健大包小包地送礼品,都被程安仁婉拒了。

十几岁的时候,程安仁就因救人闻名乡里。当时,他被河南体委看中,推荐他参加“横渡黄河”的全国游泳比赛。之后,他于1959年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全国航海训练班,代表河南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

此后,程安仁走到哪里,便会救人到哪里。他回忆说,从13岁到65岁,在巩义救人4起,在本村救人11起,在汾河救人7起,“共救出27人,但也有一些溺亡的,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安心。”

近十年来,程安仁很少再下水,但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一周要去洛河边巡逻两三趟,防止有人失足落水。他还主动联系村里的小学,给孩子们讲解游泳和救生知识。

让他欣慰的是,母亲河这些年已经几乎没有意外发生了,他也快“无用武之地”了。他乐于看见这样的结果,“乡亲们安全意识越高越好。”


网友评论

关于河南热线|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商合作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