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 > 亲子

治疗宝宝中耳炎可用抗生素

河南热线 时间:2014-03-26 11:37:29

来源:新浪
阅读:

婴幼儿急性中耳炎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在临床上仅次于感冒,也是感冒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来自美国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儿科医生开出抗生素处方最多的疾病就是急性中耳炎。很多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中耳藏在耳朵里头,病菌是怎么跑进去的呢?答案很简单:人的鼻咽部与耳部是通过咽鼓管相连的,婴幼儿的咽鼓管特别短,又比较宽而扁平,管口常呈开放状,而且正好与中耳相通,鼻咽部要是发生细菌或者病毒的感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引起急性中耳炎的细菌常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引起急性中耳炎的病毒常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尽管病毒也可以导致中耳炎,但总的来说,急性中耳炎仍以细菌感染为主。

急性中耳炎患儿常常表现为耳朵疼痛,啼哭不止,并经常用手抓耳朵,伴发热、拒绝吃奶等症状。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能见到脓性黏液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儿听力减退。患了急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彻底地治疗,只要及时治疗一般都能痊愈并且不留后遗症。

对于婴幼儿急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2013 年初美国儿科学会更新了《儿童急性中耳炎诊治指南》,为6 个月~12 岁儿童的无并发症急性中耳炎提供诊断和治疗的推荐意见。这些推荐意见是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提供了更严格的急性中耳炎诊断标准,旨在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主要的诊断推荐意见包括:

第一,当出现中度至重度的鼓膜膨胀或非急性外耳道炎引起的新发耳漏时,才应该被诊断为急性中耳炎。

第二,轻度鼓膜膨胀和时间短于48 小时的耳朵疼痛,或剧烈的鼓膜膨胀时,可能为中耳炎。对于不能说话的孩子,抓耳朵、拽耳朵、蹭耳朵或揉耳朵可能表明耳朵疼痛。

治疗中耳炎的用药选择

治疗中耳炎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病情等具体情况因病施治。主要的治疗推荐意见包括:

第一,双侧或单侧的急性中耳炎,并伴有严重的症状或体征(如中度或重度耳痛,或者耳痛时间在48 小时以上,或者体温39℃及以上)的患儿应该使用抗生素。

第二,对于6~11 个月的患有双侧轻中度中耳炎的患儿,医生应该开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6~11 个月的患有单侧中重度急性中耳炎的患儿,医生可以开抗生素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家长同意的基础上,暂时不用抗生素,但需要密切随诊。一旦患儿症状恶化或者48~72 小时内症状没有改善,就要开始使用抗生素。

第三,细菌性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应该将阿莫西林作为首选抗生素,推荐的剂量是每千克体重每天80~90 毫克,分两次服用。这个推荐剂量比中文药品说明书上给出的剂量大很多,因此不能单纯按说明书给药,按体重给药更科学。也可以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这是个复方制剂,其中的阿莫西林为主要起效成分,其中的克拉维酸钾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用于和致病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结合使其失去活性,以防止它破坏阿莫西林的效果,从而提高阿莫西林的疗效。

第四,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中耳炎,推荐鼓膜置管,而不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第五,对于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应该包括对疼痛症状的评估,如果有疼痛,应该使用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减少疼痛。

全方位预防中耳炎

预防婴幼儿急性中耳炎的措施包括:

预防感冒。正如上面对病因的叙述,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致病菌便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采用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可能引发疾病,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流出,到达咽鼓管后反流至中耳内,从而诱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先用生理性盐水滴鼻或者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喷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进嘴里,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奶汁易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妈妈们给宝宝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宝宝抱起呈斜位吸吮奶汁。

根据疫苗接种时间表为宝宝接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和每年的流感疫苗,对预防中耳炎有一定的作用。

妈妈们应该积极进行纯母乳喂养,至少喂到宝宝6 个月大,以此来提高宝宝的免疫力,预防中耳炎。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关于河南热线|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商合作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