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底,呼和浩特市铁路局原副局长马俊飞因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河北省衡水中级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上述两罪赃款合计超过1.3亿元。以其任职的22个月计算,马俊飞每月平均受贿近600万元,每天近20万元,每小时受贿近万元。(人民网1月2日)
媒体以“最头痛的是藏钱”这样醒目的标题报道此案,刺激了不少读者的神经。穷人为没钱头痛,马俊飞则为钱多得无处藏头痛,不由得让人发出疑问:官职不算大的马俊飞何以能成为巨贪?
个中原因并不复杂,因为他掌握了车皮审批权,能为一些煤炭企业提高铁路计划的兑现率。何谓兑现率?按原铁道部规定,煤炭企业原则上要与电厂等煤炭买主签订煤炭购销合同,然后据此与原铁道部签订煤炭运输合同,从而获得铁路运输计划。但计划是一回事,能否兑现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受制于紧张的运力,计划兑现率往往要打折扣。尤其是像山西、内蒙古这样的煤炭大省,兑现率更低。据呼市铁路局原局长林奋强(另案处理)对外透露,该局“统计显示的请车满足率是40%左右,实际上好多货主被迫放弃了铁路运输,加上这部分货源,实际满足率只有10%左右”。
原来,煤炭企业与原铁道部签订的煤炭运输合同,只是一个意向性合同,合同的兑现率实际掌握在地方铁路局手里,也就是掌握在像马俊飞这样的主管局长手里。作为煤炭企业一方,只要搞定关键人物,就能大大提高兑现率。所以报道中提到的几家煤企才会大把大把地给马俊飞送钱。
有报道称,内蒙古、山西和陕西三省区每年煤炭资源外运量在全国位居前列,因此在全国铁路系统的所有路局中,呼和浩特铁路局和太原铁路局是最有“油水”的,而运力的紧张,导致车皮成为最紧俏的资源,车皮计划审批权成为易滋生腐败的温床。马俊飞日进20万元的个案证明该报道不虚。
虽然呼市铁路局的腐败窝案(另两位是原局长林奋强和原常务副局长刘彪)已被端掉,但滋生腐败的温床仍在。只要运力紧张的局面没解决,车皮计划审批权依然掌握在某人手中,权力寻租的空间就难以杜绝,这样,就难保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马俊飞。就像河南交通厅那样,四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接连倒下,根源就在产生腐败的温床并未得到铲除。
看来,要破除车皮腐败,须三管齐下。
一是改革铁路运价机制。我国的铁路货运价格一直偏低,致使车皮长期处于紧缺状态,应该由政府定价过渡到市场定价。据悉,铁路总公司目前正在研究三套运价的改革方案,其中第一套方案是采用最高限价的民航模式,设立天花板价格,然后允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动进行打折冲量。也即是说由铁总掌控定价权,这样可通过提高运价来缓解运力紧张状况,从而消除导致腐败的经济根源。
二是公开铁路货运计划,把“车皮指标”等极易暗箱操作的内容公开到网上,像客票一样能让货主在网上实时查询指标变化,公开办理货运业务,从而尽最大可能减少人为干预,减少腐败的滋生。
三是加强司法监督。由于铁路部门长期处于封闭垄断状态,杜绝外来司法监督,其隶属的公检法则被指为“儿子监督老子”,造成监督缺位。而今公检法剥离铁路系统归属地方后,希望地方司法机关严格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铁路系统的司法监督和对腐败的惩治,狠刹铁路系统的腐败之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