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频道 > 资讯 > 资讯

人民日报关注新乡现象:先进辈出 代代传续

河南热线 时间:2014-09-09 12:34:15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

人民日报关注河南新乡现象:先进辈出 代代传续

编者按: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先进辈出代代传续走进太行,解读“新乡现象”》为题,对河南新乡不断涌现先进人物的现象进行了解读。全文转发如下:

先进辈出代代传续 走进太行,解读“新乡现象”

本报记者龚金星王汉超

太行多石头,太行多先进,太行多故事。

半个多世纪,河南新乡涌现出10多个全国先进,100多个省级先进,1000多个市县级先进。其中5位先进人物被党中央号召学习。

先进不先进,群众看不走眼。老先进吴金印,群众一次次把他的名字刻在石头上、碑上,被他一次次拿锤凿平。最后,老乡趁他出差,把“吴公山”三个大字刻在太行山的万丈石崖上。

吴金印不同意:那是我吴金印一个人干哩?贪群众的功,我不成贪污犯了?相持不下,老乡只好把唐庄镇的“唐”字换上去,成了“唐公山”。“公”自然成了公心、为公的“公”。

见到吴金印,还是在山上。72岁的吴金印带着镇领导班子吃住在工地。白天干活,晚上学习。多年来,他们把乱石沟改造成一亩亩粮田、果园。老伴打他手机,说给他做了碗蒸菜,想捎到山里来。吴金印说,晚上山里冷,捎件大衣吧。

老先进干一辈子,其行也实,其言也诚。老先进史来贺说,“创大业作大难,创小业作小难,不创业穷作难”。老先进郑永和说,“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都不变”。

一个看一个,一个比一个,一个学一个。1972年,一个女高中生当选生产小队队长,第二天就冒雨骑车去史来贺的刘庄取经。她就是刘志华,后来入选全国十大女杰。还有个“学生”,明里取经,暗访“偷拳”,他叫张荣锁,后来人称“太行新愚公”。

他们学的什么?

学“傻人傻事”。当年,工资高于工分,史来贺拿工分;后来村企效益好,工分高于工资,史来贺拿工资。村民没有全部进新居,史来贺拒绝搬出老瓦房。

学群众感情。吴金印说,一户群众也是群众。达不到90%群众同意,不能决策。剩下的10%,干部一家一户做工作。工作还做不通的,吴金印亲自去做。吴金印做工作,不批评,也不说道理。住进群众家,给人家打水、给人家扫地……

学真干实干。郑永和带出的“老头队”,几十年来种树治虫,开山挖渠。下大雨别人往屋躲,他们往山上冲,因为雨天树好活。

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说,引导先进站出来、带起头、扛大梁,新乡有了一整套经验。谁为群众干事,党为谁撑腰!在新乡,市委市政府对先进群体有帮扶、有激励,还有50项指标的综合评测。当先进成为群体,就汇聚了越来越具影响力的能量场。

先进辈出,代代传续,走进太行,让我们追寻先进群体的“基因图谱”密码。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08日 01 版)

解读新乡先进群体“基因图谱”

本报记者龚金星王汉超

一个看一个,一个比一个,一个学一个。

半个多世纪,河南新乡涌现出10多个全国先进,100多个省级先进,1000多个市县级先进。其中5位先进人物被党中央号召学习。

先进辈出,代代传续,汇成独特的新乡现象。

全国村党支部书记的榜样史来贺、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首届“中国十大女杰”刘志华、首届“感动中国人物”张荣锁、全国最美村官裴春亮、全国道德模范范海涛……先进群体代代接力,他们身上,传承着什么样的基因图谱?

土里生,土里长,跟百姓是真亲

裴春亮,辉县市裴寨村支书。10年前,他放下企业回村“领头”,心里想的却是“宁管千军,不管一村”。如今,他说白天晚上,操心最多的,必定是这个村。

“看见群众要干的事,心就停不住”。满村土坯房,裴春亮咬咬牙,自筹3000万建了新村。裴寨缺水,甚至家谱起名,都用“清龙泉雨海”排辈,想沾个水气。他打了深井,不够应急,修了蓄水池,仍不够灌溉。最后,裴寨男女老少全员出动,修水库!

裴春亮从不敢说自己干得好。有史来贺、吴金印他们前头站着呢。

裴寨翻过山梁,就是卫辉市唐庄,吴金印在那任镇党委书记。多年前,一场雨后,吴金印俯身在地头拨土。裴春亮问:“你这是找啥?”老书记甩甩手上土:“墒够了,能种麦了。”一个动作,看见了吴金印心里装的啥。

裴春亮说的事,吴金印早忘了,吴金印讲了件郑永和的事。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关于河南热线|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商合作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