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小青每天都要给孩子做肌肉康复训练
王女士在网上记录孩子的成长历程
□记者蔡君彦文许俊文摄影
阅读提示丨当几个月大的孩子被诊断为“脊髓型肌萎缩症”时,25岁的妈妈小青曾想到跳楼“解脱”,但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她选择了勇敢面对。
当王女士的儿子龙龙被查出患有结节性硬化症,随时有丧命危险,王女士仍坚持为孩子做康复训练,13年来,记录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
患有肺动脉高压的陶先生忍受着每一次呼吸的痛苦和艰难,他却自食其力,在郑州打拼,过着乐观的生活。
我们身边,除昨日大河报报道的“蝴蝶宝贝”之外,还有多种听起来让不少人陌生的罕见病:白塞病、肝豆状核变性、结节性硬化症、肺动脉高压、血友病……
在“罕见”的世界里,无论患病者还是他们的家人,总是坚韧生活、相互鼓励、彼此温暖,在寻找希望之春的路上,他们的步伐踩出同样的音符:接受、信心,面向未来
……
故事一
肌肉萎缩,娃娃1岁多还不能起身
得知孩子病情时,年轻妈妈曾想过跳楼解脱,现在,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明天我们还要好好的”。
故事二
孩子点滴进步,妈妈用微博记了9年
3月13日下午1点多,郑州人民公园西门附近的草坪上,小青怀抱着1岁3个月大的女儿笑笑,感受着春天的清风、暖阳。
“笑笑,起——”脱下外套,铺在地上,小青半跪在衣服上,让孩子背对自己把她抱在怀里,双手上下错开搂着孩子的腰部,让笑笑练习起身,她说,这是练习孩子的腰部力量。
接下来,孩子要不停变换姿势,开始一系列的训练:练深蹲、单腿跪、双腿跪……
训练进行到一半时,孩子哼闹起来,“她的肌肉没有力气,可能不舒服。”小青说,但为了缓解症状,训练还要继续,小青让孩子平躺下,拉起孩子的一只小手练起身,揉腿,按摩。这位年轻妈妈,通过上网查询和群里交流,已经掌握了很多帮助训练孩子的方法。
笑笑生得胖乎乎,特别可爱,外表和同龄孩子没有区别,但当同龄孩子已经会跑的时候,笑笑还是只能在妈妈的怀里,因为她是一个“脊髓型肌萎缩症”罕见病患者,由于基因突变,患者的
肌肉张力不断萎缩,运动功能越来越差,“她的腿是软的,一点儿劲儿都用不上。”她说,孩子现在还会坐,病情再恶化,连坐着都难了。
如今能平静说起女儿病情的小青,在刚得知孩子的病时,几乎崩溃。
小青的家在郑州的都市村庄。2012年12月21日,女儿出生,给家里添了许多欢声笑语,但她渐渐发现孩子的运动能力比同龄孩子差很多,半岁之后更是不进反退。孩子9个月大时,一家人带着孩子求医,才知道孩子得了这种病。“当时我整个人都蒙了,趴在我爸怀里痛哭,甚至想从楼上跳下去。”小青说,可看着孩子的笑脸,她选择了坚强面对。
现如今,她每天早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做半小时的肢体按摩,从小腿到大腿、胳膊,再做背部按压,最后练习腰部力量。晚上睡觉前,则是半小时运动练习,教孩子试着用小胳膊把身体支撑起来……“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小青说,原本衣食无忧的她,还特意和爱人开店,为孩子筹集日后的治疗费用。
龙龙8个月大时被查出患有结节性硬化症,医生建议“再生一个”,王女士不肯,每天坚持为其做康复训练,今年,孩子13岁了。
已过不惑之年的王女士,一家三口住在铭功路附近,在其他罕见病家属眼中,她创造了“奇迹”:她的儿子龙龙8个月大时,查出患有结节性硬化症,这种罕见病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医生说,随着病情发展,孩子的心肺、眼底、肾脏、大脑等会出现全身多发性的病变,长出“疙瘩”,智商越来越低、抽搐,严重时危及生命。总之,孩子很难养大,建议她再生一个。她不肯,坚持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如今孩子已经过了13岁生日,身高近一米八,读六年级。
“刚知道病情时觉得天都塌了,没治疗办法,我就想方设法让孩子接受康复训练。”王女士说,孩子3岁时,还不会走路说话,她不灰心,每天带孩子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做康复训练,路上看到什么就给孩子讲,渐渐地,孩子会说简单的字了,会说词了,会背诗了。
有一次,下大雨,她背着孩子蹚着积水去做康复,俩人都淋透了,当时她一脸的雨水和泪水,后来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她还自费找专家学
习,回家陪孩子练,从拉着孩子的小手,让他学走、学跳,到抛接气球、跳绳等提高协调能力,坚持至今。孩子的进步也很大,现在可以双手同时拍两个篮球。
“我会帮忙做家务,刷碗、拖地,还会煮方便面。”昨天中午,龙龙和上门采访的大河报记者大方交谈。他的脸上、头上一个个“疙瘩”,是结节性硬化症的特征之一。
王女士最怕孩子发烧,一旦发烧抽搐,孩子就可能有致命危险,7岁前,这样的险情几乎每年都要出现一次,现在情况好多了。王女士说,孩子现在的康复效果,是她当初想都不敢想的,自己多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我们龙龙还会帮我干家务,家里的垃圾都是他帮我倒的。”……从2005年至今,王女士坚持写微博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我写的全是孩子的好,孩子的进步,从来不写不好的。”她选择性地记录,也是想给自己打气:孩子越来越好了,以后一定会更好!
故事三
说话都吃力的小伙要打工养活自己
一动就累,正常走路会像正常人跑百米冲刺之后气喘吁吁……这样的他,已在郑州打拼3年多了。
“心态很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昨天傍晚,在郑州打工的陶先生,喘着气说出这句话,这是28岁的他多年与疾病抗争的心得。
陶先生是兰考仪封乡人,读小学5年级时查出患有肺动脉高压。他说,当时家里条件有限,没有及时手术,已经让他失去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机。
他伸出双手让记者看,手指指端红得发乌,嘴唇颜色也很深,“我们这类患者,也被称为‘蓝嘴唇’。”他说,这种病的特征是,一动就累,正常走路,就会像正常人跑百米冲刺之后气喘吁吁。
而连走路都是难事的他,2010年,不愿在家过让父母养活的生活,来到郑州闯荡。他在物流公司录过单子,当过财务助理,目前干的是第3份工作,协助一位老乡为他们老家生产的黄豆酱做网络营销。工作之余,遇到病友在群里求助,担任“河南肺高压之家”管理员的陶先生,都会热心地帮忙解答。
他每月工资一两千元,难存住钱,可他很开心,因为虽然是病人,他能自立了。
“我对今后的生活非常有信心。”经过多年病痛折磨和生活坎坷,陶先生坦言自己的心态是平和、向上的,他相信,随着社会对罕见病群体的日益关注,和医学的日益进步,罕见病群体的境遇会越来越好。
【他们说】
盼望成立河南罕见病关爱联盟
“我们希望成立河南省罕见病关爱联盟,提出的口号就是:助己、互助、助人。”“蝴蝶宝贝”好好的妈妈、“蝴蝶宝贝关爱协会”发起人之一任女士说,很多罕见病患者和家人坚强至今,离不开大家的彼此温暖。
如今,不同的罕见病群体,都有各自的关爱协会、××之家之类的QQ群等交流平台,遇到什么问题求助时,总会有人热心帮忙。每个人,都会经历三个阶段: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渐渐地有了经验方法,会互相帮助,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想帮助更多的人。
渐渐地,他们意识到这种小圈子,已无法满足需要。我省多位罕见病人或其家属筹划成立互相关爱、帮扶的民间组织,是希望在更大范围内跨界联合,抱团取暖。
现在,他们的周围,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大学生小文就是其中之一。“我正在准备拍一部反映肺动脉高压这种罕见病生活的微电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