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幸福院落户河北邯郸肥乡县,老人们互相帮助,生活得充实惬意,感受着快乐与幸福。在养老难的今天,这种模式如何推广?农村的养老问题又能否得到更好地解决?】今天我们来关注有关养老的问题,先来说说农村的养老。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经超过2亿,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老人生活在农村。然而由于农村空巢现象的增多,一些老人的生活正在面临无人照料的困境。如何才能让每一个老人老有所依,是农村养老的课题。针对这个现实状况,在一些地方,许多农村正在兴起一个叫做互助幸福院的养老模式。河北省邯郸市的肥乡县是最早创立这种模式的,上周央视财经《小丫跑两会》记者王小丫专门去那里进行了了解。
村里建成互助幸福院 老人们感受踏实的幸福
王小丫:这个地方其实离肥乡县城挺近的,也就十来里路,叫张达村互助幸福院。其实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他们都是在这个村里头,养老是离家,但是不离村。挺热闹,老的少的都在扭秧歌。你也扭啊,你几岁了?我估计这是工作人员的小孩。
小丫:您平常就是管打鼓是吗?
村民:我是在这玩的。就是老人敲着他累了,他让我来敲一会儿来。
小丫:常常都在这来玩。我问一下这位大爷。大爷您就是这个村里的人吗?
大爷:我是这里边的。
小丫:阿姨您也住这吗?
大爷大妈们告诉我说,2011年,张达村一成立互助幸福院,他们就住进来了。当时因为村里没钱,就租赁了村民的一个小院,尽管非常简陋但是很受欢迎。现在住的这个幸福院是2013年10月份新建的,可以容纳22位老人。
王小丫:今天这里气温不是很低,吹着小风,也不觉得太凉,我看大妈们在院里坐着,所以我也跟他们在这坐着,跟他们唠唠嗑。您喜欢这吗?
幸福院老人:喜欢。
小丫:您一个人生活了多长时间了?
幸福院老人:我一个人,小孩子她爹死了21年。
小丫:您觉得来这后是不是感觉没那么孤单了?
幸福院老人:不孤单,还挺好,老少姊妹们都挺好,都挺热心地关心,挺爱护,你爱护我,我爱护你,孩子们都走了挺放心。要是我一个人在家,有了病也没人管。在这儿你帮我我帮你,这儿好得很。
小丫:平常大家都帮着互相做些什么呢?
幸福院老人:你要是做不动饭了,有点啥事了,我就帮你做。你要有点什么事,我就帮你做,互相都爱护。你爱我,我爱护你挺好。
幸福院老人:来这儿好,来这儿幸福。娶我的时候都没住过这样的房子。吃饭有火,有人,啥时候想做了就做,使火随便做,还有电。
老人们告诉我,之所以取名互助幸福院,是因为这里不像城市里的养老院,没有专门的服务人员。在这里,都是年龄小点的老人照顾年龄大的老人。他们自己收拾房间,自己打扫公共卫生,自己做饭。所以,村里的老人们要想住进来必须是年满60周岁,而且生活能够自理的独居老人。
王小丫:大妈您喜欢这吗?
幸福院老人:喜欢。
小丫:这跟您以前住家里有什么不一样,好在哪儿?
幸福院老人:好,平安就好。我没有儿子(儿子去世),我站的地方(老房子)透着气,房子都透着气。我来到这儿了高兴得很。
小丫:您这扭秧歌学得怎么样?
幸福院老人:扭秧歌我也扭,我腰疼,我也扭。
小丫:那我们看看您扭秧歌行吗?您教教我行吗?
幸福院老人:行,教教。
打鼓的大爷今年87岁了,身体很硬朗,在强劲鼓点的伴奏下,我跟着幸福院的大妈们学起了扭秧歌。
看到幸福院的老人们快乐地扭秧歌,小丫也加入其中
小丫:我都不会拿扇子,打开打开。大妈您得教我,怎么走。
小丫:大妈就顾自己扭了,她不教我。大妈您教我啊!我注意到了大妈的节奏特别好,每一步都踩在点上的。
大妈一扭起秧歌来,就跟着鼓点一左一右扭起来,完全不顾她新收的这个学生能不能跟得上。没办法,我只好又换了一位老师。
小丫:换个老师,大妈扭得太认真了,我又不会。
幸福院老人张金鱼:一二三四。
小丫:扭秧歌会,跟着走啊。
张金鱼:跟着转圈。
小丫:行,跟着转圈。大爷这鼓敲起来不一样,有劲儿。累了,赶紧扭扭啊,扭着。大妈您还是没教我,您教教我怎么扭啊。
小丫:大妈跟我说,这个扭的时候一定要先左后右,先走后右,其实我很难想象一位老人孤独地生活了八年、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之后,他的脸上还能有这样的笑容,说起来都是高兴,我听见他重复高兴这个词很多很多遍。
秧歌扭累了,大爷大妈们就坐在旁边休息。一位大妈热情地邀请我去她的屋里坐。屋子里很亮堂,也很暖和。
幸福院老人:吃不愁,穿不愁,还要住二层楼。
老人们在幸福院里住上了二层小楼
小丫:明白明白,我们再看一看这一户,我注意到了,这个是宿舍八,也就是八号房。阿姨您在做手工呢?
幸福院老人张金鱼:做手工。
小丫:您在做鞋垫?这都是您做的,这个好,这个给谁做的呀?
张金鱼:卖的。
小丫:这是您的副业是吧?这谁的脚那么胖,穿这么大鞋?
张金鱼:我们这儿冬天冷,穿大厚裤子。棉裤那种裤子装到鞋里边。
小丫:就是当地的风俗,冬天的时候就穿好厚好厚的棉袜子。您这个卖多少钱?
张金鱼:25元一双。
小丫:您多少天做这一双?
张金鱼:2天。
小丫:您这针线真挺好的,你看这针角,真漂亮,这是艺术品,好看,真是好看。
这位大妈叫张金鱼,今年75岁,老伴去世7年了。她平常就喜欢和这些老姐妹们一起做做手工。张大妈做的虎头鞋精致得像艺术品。
张大妈做的虎头鞋有着精致的针脚
王小丫:手工的,所以很珍贵。大妈您这个才卖25元钱一双,太便宜了。
张金鱼:都是自己人要的,不能贵。
小丫:这一针一线的,怎么着也得卖50元,25元钱一只。大妈我在这儿给你打个广告,喜欢这种鞋的朋友,都可以到肥乡这个幸福院来,我给你涨涨价,30元钱。
这一针一线在大妈们手里就成了厚实的鞋底、漂亮的鞋帮,随便一张纸就能在他们飞舞的剪刀下成为美丽的窗花。大妈们说,每天他们都聚在一起扭扭秧歌、做做手工,日子过得平静而快乐。不会扭秧歌做手工的,就可以看看电视听听戏,打打麻将。
王小丫:你好,打牌呢大爷,您是输了还是赢了?
大爷:赢了。一毛钱。
小丫:我第一次看见这种牌,这个牌这是什么牌啊?
工作人员:老人牌。
小丫:这叫老人牌啊,我都看不懂。孩子你也打麻将啊?你几岁了?他要拔花生给我吃,其实这个地方真的是挺快乐的。老的小的都在这,其乐融融的,有些时候你可能会有点恍惚,因为我进来的时候我知道这是一个养老院,但是如果说你不知道这是一个养老院,突然一下走到这,看到老的还有小的都在这的时候,你以为是走进了一个大家庭,好像是一大家子似的。
老村子大多因陋就简,或租民房或建新房用做幸福院。而肥乡县要求所有的新建农村居民小区,都必须有专门的地方用于幸福院。
王小丫:我第一次看见,一副牌可以这么多人打。每人都有,我数数啊,这是十个人打。我在这站了好长时间了,大妈没有一个人理我,他们都特别的全神贯注,其实看得出来在这生活,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心里特别的踏实。大妈我能问问您几个问题吗?
大妈:能。
小丫:耽误一会儿。您在这住多久了?
大妈:住了四五年了。
小丫:这好吗?
大妈:好。
小丫:您每天都要打牌吗?
老人:每天打牌。
小丫:打多长时间啊?
老人:三个钟头。
小丫:三个钟头,一点都不耽误打牌啊,就是在大妈回答问题的时候该出牌还出牌呢,您赶紧看牌吧。
小丫:大妈我能看看您的小钱包吗?
老人:能,你看看吧。
小丫:您打开我看看好吗,我耽误大家一分钟啊,我看看小钱包。
老人:你看看,一毛的。
小丫:我还看见有十块的呢。
老人:有个十块,好几个十块的。
小丫:好几个十块,还有这小零钱,都是打牌用的专用钱包。
老人:对。
三里堤村的幸福院是一个三层楼,每层楼都有老人住的宿舍、厨房和卫生间。柜子上是孩子们送来的蔬菜和干粮。还有孩子们送来的各种零食和点心。
幸福院老人:在这儿住的方便了,谁也不愿意回去。
王小丫:都不愿意回去了。大妈我把灯给您打开。都在做饭了?
幸福院老人:嗯。都在做饭。
大妈非常热情地把刚刚热好的馒头拿出来,切成几块,分给我和我的同事们尝尝。
大妈:一个人尝一块儿。
小丫:谢谢。这叫什么面来着?黄面、豆面三种面。最好吃了。
小丫:您手艺真好,大厨。
大妈:自己蒸的。
小丫:自己蒸的好吃。
小丫:大妈这锅里头,上面蒸的是馒头,底下熬的是小米粥。
大妈:你吃不吃?我才蒸了有两个,你来一个。
小丫:不用了。我这个就够了。谢谢大妈,您留着吃。您这煮的啥呀?
大妈:弄个汤,给你个凉的小姑娘。
小丫:拿上凉的呀?我不拿了,我就拿一个行吗?不拿那么多了,太多了,吃不了。
幸福院里的老人热情地拿黄面馒头招待小丫
小丫:这个院子不大,只有三层楼。但是在这个院子里面,我看到了老人们的那种生活状态。其实看到他们的这个状态,我就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农村老人的晚年,什么是农村老人的幸福。一方面,要吃好、吃饱、穿暖和。另外一方面,他们要感受到子女的孝顺。同时呢,他们也不愿意给子女增加任何负担。那同样,他们自己还要过的顺心、过的开心,心里头还要过的踏实。我想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开心和踏实,其实就是幸福。刚才那位大妈执意要给我几个她自己做的黄面馒头,这个馒头里面就有她对幸福的理解和幸福的含义。我要把它带回北京。
我们都知道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差不多全社会有将近两个亿的老人。那么对于老人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未来自己的问题,让老人过好,其实就是让未来的我们过好。
一起打牌,一起看电视,一块儿扭秧歌,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让幸福院的这些老人生活得很充实。的确,对老人们来说,最在乎的往往是精神上的充实,有这么多人在一起聊天打牌,这日子自然过得很舒心。而他们的充实和幸福也吸引了那些还独自在家生活、渴望住进幸福院的老人。这样的愿望,实现起来会有难度吗?在张达村我们认识了一位肖大爷。
老人渴望住进幸福院 同龄人的陪伴是快乐之源
王小丫:整个这个村是有700多户人家,有600多位老人,符合到幸福院入住的老人差不多有100位,而目前幸福院只能住下20多位,也就是还有相当多的老人,他们只能是住在自己的家里,居家养老。他们是更愿意在自己家里养老还是去幸福院这样的地方养老呢?很多人都觉得想去幸福院,想到什么程度,这有一位大爷,他姓肖,肖大爷他已经跟支书说了很多次了,他想去幸福院,我们现在去看看他,去问问他。
小丫:您家收拾得真好!
肖家福:一般农民家庭。
小丫:弄得挺干净的,我看看您家墙上挂的奖状,好孩子,好孩子聪明宝宝,这是您的孙子是吧?
肖家福:重孙。
小丫:重孙啊,您今年高寿?
肖家福:我今年73岁。
小丫:73岁,福气真好,73都有重孙了。现在您就自己在家呆着吗?
肖家福:老伴去世二年了。
小丫:您平常就坐这喝茶?
肖家福:嗯,平常没啥事,我爱好喝一口。
小丫:大叔您觉得自己一个人在这喝茶,不如到幸福院?
肖家福:对,到幸福院同龄人在一块说说笑笑多好,尽管跟孩子在一块也感觉孤单,因为说话都不方便,自从老伴去世了之后,一个人就感觉孤单。到那多好,冬天有暖气,我在家里就生煤火。幸福院里有空调,有电扇,都挺好的,比家强得多,可羡慕幸福院,愿意去那儿。
小丫:当有茶喝的时候,一个人喝和很多自己的同龄人一起喝,这个味道是不一样的。
肖家福:是,从思想上就不一样。
同村的肖大爷非常想搬进幸福院
肖大爷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重孙辈有两个孩子。按说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但是自从两年前老伴去世后,肖大爷就觉得日子过得没有什么滋味了。他特别羡慕那些能够住进幸福院的同龄人。
王小丫:大叔现在就迷恋上幸福院了,什么事我跟他说在家里可以弄,他说不行,就得上幸福院是吗?
肖家福:是,幸福院特别开心。
小丫:其实我个人觉得您这小院子收拾得挺好的,但就是幸福院好?
肖家福:对,好比不上幸福院。
小丫:比不上,有些时候我们在关心农村的老人养老的时候,可能我们更多的是看他们吃好了没有,穿暖了没有,但是可能我们忽略了一个,那就是大叔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同龄人。他们的心里有些时候也挺孤单的,这种孤单怎么去解决。
肖家福:不一定吃好穿好就是幸福,最好是心灵上的。
小丫:心灵上的。
肖家福:心灵上的快乐才是快乐,在那块(幸福院)多好啊。
在我们看来,肖大爷家有个小院,收拾得很干净,还可以自己安安静静地喝茶,按说应该是挺舒坦的。但是肖大爷一说起幸福院来,脸上都是羡慕的表情,因为住不进去,也会时不时地发出叹气声音。
肖家福:我跟书记说了好多次了,因为幸福院床位紧,没地方,下回有了地方就安排。
肖大爷每次提到幸福院,脸上羡慕的表情都让我很动容。村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老人希望能住进幸福院,可是幸福院只能容纳20位老人。事实上,目前肥乡全县有13000多名独居老人,还有很多老人只能居家养老。
互助养老广受推崇 建设、运行资金短缺成制约其推广的因素
采访中,我们认识了互助幸福院的倡导者,肥乡县前屯村支部书记蔡清洋。他告诉我,没建幸福院之前,当地独居老人出过好几起意外。
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村支部书记蔡清洋:出现过四例(老人)去世了,都不知道是什么时间的这个情况。
独居老人的意外死亡让做了三十多年村干部的蔡清洋开始思考,应该怎么照顾这些独居老人?而村集体又没有太大的实力,能否让老人们互相帮助呢?于是,他想到了互助的方式。 2008年,第一家互助幸福院在肥乡县前屯村成立,当时接纳了6名老人。老人们住进来之后,蔡清洋发现这种集体居住好处很多。
幸福院为老人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支部书记蔡清洋:确实解决了老人在家孤独寂寞,解决了老人老来难,解决老人的精神问题,真正解决了老人在这儿舒心,儿女出去打工放心,政府也省心。
蔡清洋说,老人们集中居住,互相就有个照应,有人说话,有人聊天,很多老人一起玩,老人们不仅生活上得到照顾,心理上也得到慰藉。
不过,蔡清洋也告诉我,村集体实力有限,只能安排一部分老人入住,还有很大一部分老人只能一个人在家孤独度过。要想解决这部分老人的入住问题,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
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村支部书记蔡清洋:为啥叫互助服务?因为没有经济条件,不互助,服务谁管,配一个服务员管,一年就得1万元钱。
蔡清洋说,幸福院没钱请服务人员,村集体也没有能力支付老人们的医疗问题,因此,现在入住到幸福院的都是能够自理的老人,但是如果一旦生病,在这里没专门人员照顾,只能回家。这让62岁已经步入老年的蔡清洋也很无奈,他心里还有一个担忧,如果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一旦在幸福院发生意外,又该怎么办?
河北省肥乡县前屯村村支部书记蔡清洋:具体定个政策,我们这种到底属于哪种性质,受福利(方面)什么保护,比如说,万一这里要是出了意外,咋办?
目前,在我国农村,互助幸福院因为成本低、受欢迎,正在被推广到越来越多的省份。但是我们也看到,幸福院目前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其中,建设和运行资金短缺,是一个核心难题。
互助养老在推广中困难重重,资金的不足也使得这个模式的发展慢了下来。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或者政策来解决这个涉及面很大的民生问题呢?今年两会,一些代表和委员也针对这一民生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农村养老设施、服务远低于城市 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应尽早出台
王小丫:中国很快就要进入一个老龄社会,那么有近六成的老人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养老问题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现在正在举行的是农业部的新闻发布会,我身后正在进行的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和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农业部、民政部以及社会保障部等等相关部门,对于农村养老问题有没有协调合作,有没有一些更为具体的措施呢?
这次新闻发布会重点强调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而在2014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指出,在促进这两方面的发展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空心村”问题。那么深化农村改革,是否也能为农村的老人们带来改革的红利,为他们的养老带来福音呢?我在会后也追问了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先生。
王小丫:韩部长,对于农村的养老问题,农业部有没有联合一些相关的部门,比如民政部或者是社会保障部,做一些规划或者有一些什么措施?
韩长赋:谢谢小丫,咱们再找天详谈。这个农村养老问题农业部肯定是关心的,有关部门也正在研究办法,应该说越来越改善。谢谢!
事实上,在今年的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养老成为2014年两会最热门的民生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王滨这次带来的就是关于农村养老的提案。提案中,他对于越来越紧迫的农村养老问题感到担忧。
全国政协委员王滨:我国56%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而且在56%分布在农村地区的老龄人口中又有50%病残,又没有能力,没有生活能力。
王滨告诉我,目前,我国的农村养老设施、服务远不如城市。农村老人主要靠自身的劳动所得和家庭其他成员的供养。农村老人消费能力比较低,一直没能引起商业养老等社会力量的关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养老特别需要国家在社会保障和养老产业方面政策的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王滨: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应该出台,怎么样从顶层的设计,除了顶层设计之外,还有一些跟进的具体措施。这里边一个是靠地方政府支持,再一个财政补贴,还有一些商业其它的力量,共同出力,才能促使这个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委员夏庆友: 农村应该也可以参照城镇的做法,逐步建设一些养老的设施,也要抱团养老。我们现在农村里面没有这样的机制,所以国家应该也鼓励,除了这个保障体系解决完以后,还是要建设一些养老的设施,还是应该做一些养老的制度,也来让我们农民将来也可以老有所依。
委员甘连舫:政府主导,政府有政策和资金方面的请求,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可以参与,这样的话就会把这部分人群的养老问题现在都解决。除去农村的贫困老人,还有那些低收入老年人的养老之外,我们就用市场的方式来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