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资讯

超级富豪们的三个共性 还有啥共性?

河南热线 时间:2015-10-20 09:38:3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阅读:

摘要:超级富豪年龄都差不多 还有啥共性?

中国有句古话:“小富靠勤,大富靠命”,意思是说如果你想成为有钱人,勤奋工作就是了,但要成为大富翁,就要看你的命好不好。

不过,到底什么是“命”呢?中国人往往语焉不详,并由此诞生看命先生这个职业,他们往往把命说得神乎其神,但很少有人真正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流行说大数据,如果我们用大数据来分析一下那些超级富豪的年龄,我们会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这些发现和命有关。

年龄扎堆的全球超级富豪群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市值在100亿美元以上的互联网公司,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出生在1964年到1974年这10年间。他们分别是马云(1964年)、李彦宏(1968年)、雷军(1969年)、周鸿祎(1970年)、沈军(1970年)、丁磊(1971年)、马化腾(1971年)、贾跃亭(1973年)和刘强东(1974年)。除了沈军和贾跃亭,其他7个人创办现在的公司的时间都是在1997年到1999年之间,其中雷军是1998年成为金山CEO。

我们再来看中国房地产行业这个盛产超级富豪的行业,中国排名靠前的民营房地产公司的创始人大都出生在1950年到1964年之间。他们分别是许荣茂(1950年)、王石(1951年)、黄如论(1951年)、王健林(1954年)、杨国强(1955年)、宋卫平(1958年)、许家印(1958年)、孙宏斌(1963年)、潘石屹(1963年)和吴亚军(1964年)。他们进军房地产的时间在1988年和1996年之间,彼此相差不到8年时间。

香港的超级富豪出生年份更接近一些,比如说郑裕彤出生于1925年,李嘉诚和李兆基都出生在1928年,吕志和出生在1929年,在马来西亚出生但主要生活在香港的郭鹤年出生于1923年。他们都出生于1920年代,并在1950年代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其中郑裕彤是1956年成为周大福总经理。这些人创办的公司都是从制造和贸易业起家的,但在1960年代前后进入房地产行业,并在这个行业赚取了巨额财富。

美国也存在超级富豪年龄扎堆的现象。比如说美国19世纪的三大超级富豪安德鲁·卡耐基(1835年)、J.P.摩根(1837年)和约翰·D.洛克菲勒(1839年)出生年份相差不到4岁,他们都于19世纪60年代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都出生于1955年,其中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1975年创办了微软,1年以后,史蒂夫·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创办了苹果。

超级富豪们的三个共性

从这些数据中,能发现三个现象: 第一,这些超级富豪开始创业的年龄大都在20-40岁之间,其中科技行业创业的年龄大都在20-30岁之间,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大都在30-40岁之间。第二,这些人创业的时候这个行业还没有完全爆发,他们进入这个行业或是出于运气,或是出于远见,在行业爆发之前已经进入这个行业了。第三,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超级富豪,不仅在于他们抓住了一波机会,而是持续地抓住了多波机会,他们第一次成功可能是出于运气,但持续成功绝不仅仅只是运气那么简单。

创业的时间节点非常非常重要。中国现在最大的几家互联网公司大都创办于1997年至1999年这三年,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那三年正好是中国互联网处于爆发式增长的年份,而创始人大都在30岁左右,这是一个绝佳的数字组合。如果他们太年轻的话,他们可能看到了这波机会,但没有能力把握这波机会,而如果他们年纪太大的话,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会下降,导致他们看不到这波机会。

房地产行业也是如此。中国房地产行业真正开始启动是在1992年,并在1998年以后迎来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现在最成功的房地产企业都是在爆发性增长之前成立的,其中最有远见的甚至在房地产行业启动之前就已经卡好位置了,比如万科是在1988年就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而且是第二个在深交所上市的公司。王石之所以能成为商业领袖绝不是偶然的,不仅仅因为万科做得最大,而且因为他是这个行业最早的玩家。

前面说的都是“时势造英雄”,似乎他们的成功都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似乎都是因为他们运气好。的确,这些人的第一次成功往往是因为运气足够好,但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顶尖企业家或者超级富豪,绝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号。一次运气可以让一个人成为富豪,但如果要成为超级企业家,需要具备连续把握多次机会的能力,而这种把握多次机会的能力,主要来源于看清未来趋势的能力。

以李嘉诚为例。他创业于1950年,那个时候正好是朝鲜战争爆发的前夜。几年之后,香港成为连接中国内地和世界市场唯一的出口,香港经济也将迎来经济腾飞。李嘉诚最早做塑料花,并很快成为“塑料花大王”,但他不满足于此,他在1958年就开始介入房地产市场,并利用后来香港房价飙升大发其财,然后开始涉足公共事业和零售行业,让整个香港成为“李家城”。

多维度解密超级富豪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后,李嘉诚是第一批在中国内地投资的香港企业家,他有一次抓住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机会,这一波机会让他成为“华人首富”。他还是最早进入3G电信行业的香港企业家,如今他则布局全球市场,并引来了很多非议。从这一连串的举措看来,李嘉诚之所以成为超级富豪,不仅仅是因为他抓住了一波机会,而是连续抓住了多次机会。

如何能持续地抓住市场机会呢?这需要企业家有很好的战略思维能力,这些思维能力可以分成四个维度,分别是高度、深度、宽度和跨度,也可以称之为四维战略思维能力。

第一维度是高度。企业家要有能预见到事物的发展趋势的能力,比如说预见到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和房地产未来的走势,就能利用这种趋势判断能力去提前布局。这种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企业家有高屋建瓴的思辨能力,并具有宽广的视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第二维度是深度。企业家要有能一针见血地发现事物本质和关键成功要素,这需要有很好的洞见。比如说你能一下子看到房地产的核心能力在于资金能力,而不是设计和制造能力,这就是洞见。这需要企业家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关键成功要素的能力。

第三维度是宽度。企业家要对事物发展的周期有清晰的认识,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以房地产为例,就是能够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拿地建房和并购,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卖房和融资。这需要企业家有对外部环境敏感的感知能力,而且具备逆势操作的投资能力,以及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勇气和自律能力。

第四维度是跨度。企业家要能在不同的行业和专业之间进行整合,善于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创新点。比如房地产金融就是一个跨界创新的产物,现在的很多互联网+也都是跨界创新的产物。这需要企业家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具有高超的整合不同行业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企业家要把握自己的命运,就要锤炼自己的这四种战略思维能力,而这需要三种学习能力:第一步是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广阔的知识面,能够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未来的趋势,尤其要多读有关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籍。第二步是要善于向各行业的顶尖高手学习,通过对话和探讨方式快速学习,而且善于利用各种专业人士的能力,并具有跨界整合的想象力。第三步则是要在每天的实践中不断复盘和反思,每一天都有进步,这需要企业家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虚怀若谷的胸怀。

上帝负责发牌,你负责打牌。所谓的命好,不仅是你可以看到底牌,而且能把拿到手里的牌打好。(作者陈雪频为智慧云领导力发展机构创始人兼CEO)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关于河南热线|服务条款|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商合作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