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岚
马年立春后,石家庄飘起今冬难得的一场雪,地上蒙了一层白,肃穆的大地也似向一位传奇老人表达最恭敬的告别。马胜利,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著名的厂长,“国企承包第一人”,2月6日晚在石家庄市因病去世,享年76岁。
1984年,也是一个在萧瑟中孕育希望的初春,时任销售科长的马胜利请求承包石家庄造纸厂,同年4月,承包合同签订,马胜利成为“国企承包第一人”,在一个月内让连年亏损的企业实现了盈利。
1987年,马胜利开始“放眼全国”,决定承包20个省、100家中国造纸企业,打造纸业托拉斯。虽然这一梦想最后以失败告终,但马胜利,全国第一个把承包引进国营企业的成功实践者,就此打响了“中国国企改革的第一枪”。
如今,马胜利的传奇人生默默地画上了句号,作为中国经济从农村改革转向城市改革的标志性人物,马胜利的名字已被深深镌刻在中国改革史卷上,这位改革探路者的奋争拼搏、成败得失,也将留给后人众多的思考与借鉴。
马胜利,“国企承包第一人”
在马胜利所在的小区,打听他的住所并不难,上点儿年纪的人对他都不陌生。“那时候企业里上班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马胜利。”一位70多岁的老者指引着马胜利家的方向,“(上世纪)80年代,别说在咱石家庄,在全国,他都是最著名的厂长。”
从1984年到1987年,马胜利掀起的“承包旋风”和集团化举措,成为当时中国国企经营者最富想象力的改革实验,他也因此被称为“国企承包第一人”。
改革的路径并非坦途。
1984年初春,石家庄造纸厂门前突然出现一张“离经叛道”的公开信,时任销售科科长的马胜利请求承包造纸厂!
1984年的石家庄,农村虽已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在城市,改革却并未真正破局。马胜利《向领导班子表决心》的“大字报”贴出后,得到的反馈是“抢班夺权”,“野心大暴露”,随之他的科长职务被免掉。
打破计划经济思维惯式如同破冰,好在老马的非常之举得到了石家庄市政府的大力支持,1984年4月19日,马胜利签了合同,立下“军令状”,正式承包石家庄造纸厂。
“打破大锅饭,砸烂铁交椅”,刚刚走马上任的马胜利将这副对联贴在厂门口,革旧除新,一步步践行他“层层承包、责任到人”、“多劳多得”的经营理念。此后,连年亏损的工厂摇身变成效益大户。
承包,成了马胜利的名片
石家庄造纸厂红火了,也红了厂长马胜利。多年来,造纸厂一直亏损,一个普通的国企工人缘何敢试吃螃蟹,夸下海口?起初,更多的人是等着看热闹。
“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这就是马胜利扭亏为盈的“良策”。现在看来,这是一项最基本的经营常识,而在一切由计划说了算的年代,没人想过要让市场说话。“以销定产”,产品要由市场来决定。销售科科长出身的马胜利根据市场需求在产品结构上下足了工夫:厂里生产的是家庭用卫生纸,过去都是大卷纸,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纸品的需求更加精细。马胜利果断将卫生纸包装由一个规格改为六个规格,颜色也由一种变成三种,还研制出带香味儿的“香水纸巾”。
上至企业管理、用人方法,下至产品销售、员工激励,马胜利总结了三十六项治厂措施和七十二项变通方法,从根本上令暮气沉沉的造纸厂焕发出蓬勃朝气。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马胜利简直走出了一条起死回生之路,“承包”成为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困境的第一副“药方”,一夜之间,大江南北刮起一阵“马旋风”,1984年八九月份,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到河北考察,听了省领导的汇报后,胡耀邦说,马胜利搞承包比较好,干脆就叫“马承包”吧。
1985年7月26日,全国的报纸都刊登了新华社的长篇通讯,题目是《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马胜利》。马胜利很快成为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
马胜利成了改革精神的化身,承包也成了他的名片。
扩张,疯狂的纸业托拉斯
马胜利的成功给人们带来了启发,人们称他缔造了“一包就灵”的神话。
1987年,马胜利开始“放眼全国”,决定承包20个省、100家中国造纸企业,这是一项带有“中国”名头的工程,全称叫“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他一人担任100家分厂的法人代表。
从1987年11月中旬到1988年1月,马胜利如同一匹不知疲倦的快马,纵横南北十余省市,闪电承包了27家造纸企业。据说,邀请他去承包的企业多达800余家。
1988年1月19日,伴着掌声与欢笑,“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正式成立,马胜利组建了他的纸业托拉斯。那年,他第二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迄今为止,全国也只有他一人两次获此殊荣。至此,他的辉煌也达到了顶点。从1989年下半年,盲目扩张带来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1990年石家庄造纸厂亏损300多万元;1991年5月,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解散;1995年,时年56岁的马胜利被免职退休。
马胜利的免职是上级单位的一句口头通知,全程不到5分钟。实验轰轰烈烈,跌落只在瞬息。免职后,马胜利多日未曾下楼。对于这匹不知疲倦的奔马,停下来对他来说,是压抑、苦痛和迷惘。
免职后的马胜利曾经痛定思痛,总结了“我的十大失误”,包括骄傲自满盲目扩张、派驻员工却失于管理、疲于作报告错失发展良机、缺乏持续不断的创新等。但对于事业最后以失败告终,直至暮年,马胜利仍坚持,并不后悔当年承包国企的选择,正如他在自传《风雨马胜利》中所说,“就经济发展而言没有失败,只有调整,只有探索”。
告别,传奇人生画上了句号
马胜利的家干净简朴,只有书柜上的奖杯默默地记述着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前来吊唁的人们默默地鞠躬,默默地送别。马老的家人说,老人走得很平静。与在改革浪潮中的风云跌宕不同,晚年,他的生活是安宁的。
邻居讲,马胜利住到现在的小区,应该是上世纪末他退休之后了。那时,他已褪去了曾经的光环,在这个普通的小区,普通的民宅里,他的生活低调而淡然。面对这位曾经的风云人物,小区的门卫说,“出出进进的,他就是一位普通的老者”。
小区里也住着原来造纸厂的一些同事,“在小区里很少见面,见了面,也只是简单地打个招呼,不怎么爱说话”,老同事说,沉浮跌宕的经历,让他改变了不少。
向年轻人打问,马胜利的名字已不再熟悉,那些泛黄的记忆,对于今人,不再如当年那般令心灵激荡,时代的英雄或许只刻在那代人的记忆里。
在飘着雪的立春时节,马胜利,那个时代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家,他的传奇人生默默地画上了句号,但在中国改革史中,他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
直至今日,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马胜利的奋争拼搏、“永动机”似的坚韧,诠释着第一代改革家强烈的责任和使命意识,他的成败得失,也必将汇于中国改革的浩大洪流中,并留给后人众多的思考与借鉴。
人物简介
马胜利,1938年出生,回族,国企承包第一人,组建跨省区承包企业集团第一人,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两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984年,马胜利毛遂自荐承包石家庄造纸厂,率先在国有企业打破“铁饭碗、铁工资”,并推出改革“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造纸厂迅速扭亏为盈。在全国近千企业“求承包”的呼声下,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1988年成立。3年后集团难以为继宣告解散。1995年,马胜利被免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职务。
网友评论